银监会酿同业业务新规 央行10家银行试点同业存款
11月6日,沪指下跌0.82%,其中银行与券商股继续大幅领跌。而前一日,兴业银行领跌银行股,收于11.49元/股,跌幅1.96%。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下跌原因是,有报道称近期银监会有关规范同业业务的管理办法已接近成熟,拟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正式下发。而兴业银行在业内有“同业之王”之称。
一方面银监会要规范同业业务,另一方面《国际金融报》记者却从有关渠道获悉,大额可转让同业存单(NCD)最快或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推出,以此掀起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奏。
一边要收紧管理同业业务,一边推出同业存款,同业业务今后到底是进,还是退?
存款利率市场化提速
在贷款利率全面放开之后,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据悉,首批参与同业存单试点的商业银行为10家,除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之外,还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
“同业存单的发行方式包括招标发行和报价发行,发行人可以自主选择。”一家国有银行同业部负责人对记者说。
市场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存款利率市场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存款利率本身还不具备全面放开的条件,但现在,在银行间市场先推出同业存单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窗。央行为此做过调研,对同业存单的定义、发行及交易对象、期限及定价方式、核准程序及金额、发行、流通、转让方式、监管归属问题等关键要素,进行了详尽研究和充分论证,并且还摸索了同业存单等替代性金融产品的发行与交易。对于外界关心的时间问题,上述市场人士分析:“应该今年内,或者明年初。会先发行同业存单和交易试点。”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也表示,大额同业存单是存款利率首先应该推进的一步。曹远征表示,现在利率市场化变成了存款问题,最近各银行都有大额可转让存单出现,利率市场化路线很可能是:长期大额先被新产品取代。这个过程预计在两年内完成,到2016年利率从管制的角度讲,基本都实现了市场化。
央行银监会双双酝酿新规
央行和银监会正联手控制中国银行体系庞大而不透明的同业业务蔓延风险。今年以来,监管机构不断收紧同业业务。3月27日,银监会下发了银监会下发了8号文,以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并设定理财产品余额为35%的上限,或不得超过银行上年度总资产的4%。
消息人士指出,银监会正酝酿旨在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监管新政,包括将银行自营资金投向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与银行理财资金投向非标资产的行为统一纳入监管范畴,且参照8号文对银行理财非标投资规模控制的做法,对“自营非标+理财非标实施统一监管,且设定总额度”(8号文规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
据悉,银监会针对同业业务的管理办法要求,各银行从风险控制上对同业业务加大计提拨备。这意味着,表内投资及各类担保,都需按照表内同类型业务标准计提拨备,目的是用资本约束信贷的“假出表”。同时,银监会拟叫停买入返售的《三方合作协议》,以进一步控制银行理财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内预期,监管机构还有可能将对同业业务出台更严厉的政策,包括要求中资银行的同业业务“解包还原”,银行将同业业务审批的权限统一上收至总行等。
11月5日,央行公布了《201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与货币创造的关系也进行了专门论述。央行称,由于同业业务发展较快,近两年同业渠道在货币创造中的占比上升。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易受季节性因素、流动性水平以及监管政策等影响,波动较大,导致M2的稳定性受到影响,2013年以来通过同业渠道创造的M2一度仅低于人民币贷款,高于外汇占款和证券投资。下一步央行将进一步完善同业业务管理制度,将标准化、透明度作为规范和加强同业业务管理的抓手,健全相关考核和监管机制,引导其在规范基础上稳健发展。
商业银行未雨绸缪
记者获悉,银监会曾对银行绕道8号文的规避行为作了总结:一是部分银行非标资产投资没有完全比照自营贷款管理,尽职调查、风险审查和投后管理不到位;二是部分银行为达到非标资产的比例要求,大量发行机构理财产品做大分母;三是将相关资产从理财账户转到自营账户,通过“互买”、“过桥”等方式反映在同业资产、其他类投资等项下。此番将银行自营非标统一纳入监管范畴的计划,便是对上述问题的回应之策。
记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统计,16家上市商业银行,其同业项下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2013年上半年上市银行9167多亿元,去年底是6097亿元;1万亿的信托受益权规模与2013年新增信贷额度8.5万亿相比,占比达到12%,难怪央行专门把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创造货币的渠道称为“同业渠道”。
值得关注的是,监管机构有可能将3个月以上的同业风险资产权重维持不变,来缓冲新政策可能带来的冲击。依照之前中国版新资本协议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2013年1月1日起,银行业同业资产风险权重统一调整为25%,之前为原始期限三个月以内同业资产风险权重为0、三个月以上风险权重为20%。
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同业业务历史上主要承担商业银行司库职能,用以流动性管理。但近年来,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在表内贷款规模受限的环境下,大量配置非标信贷资产(如票据和信托受益权等),加重了同业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问题,增加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未来买入贩售资产业务也将受到大大打压,若最终监管叫停这一业务,将对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扩展产生实质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