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迎挑战 蓄势再出发——福建晋江转型观察
新华社福州7月31日专电 题:创新迎挑战蓄势再出发——福建晋江转型观察
晋江慢了!今年上半年,作为福建县域经济领头羊的晋江市经济增速降至多年低点。
经济下行大势之下,制鞋和纺织业发达的晋江也面临企业分化加速、工业增速趋缓、经营利润下降多重压力。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潮,晋江正奋力推进产品、营销、产业结构的全方位创新,为新一轮领跑“聚能蓄势”。
设计,还是设计
走进晋江工业设计园,曾经异味扑鼻的皮革厂,变身轻快明亮的文创产业大本营,一线工人被专业设计师取代。
“这里有常驻设计师300多人,全省最多。”负责运营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的李鄂东告诉记者,园区现有42家专业设计机构,计划3年内引进大约80家设计与研究机构,形成品牌设计的引领和集聚效应。
“不是产品不好卖,而是没有好产品卖。”晋江婴童产业文创园董事长许清海的这句“玩笑话”早已成为晋江企业家的共识。
晋江的制鞋、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规模都接近千亿元,但多数企业停留在价值链低端,一味扩产能拼价格,行业深受“高库存”之苦。
“向设计等价值链高端进军,是晋江传统产业升级的唯一出路。”许清海说,晋江婴童产业文创园集品牌展示中心、研发创意设计中心、人才孵化基地多功能于一体,将打造“虚拟设计院”,柔性引进全球顶尖设计师。
3年前,在当地政府的大力争取下,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在晋江设立分院。记者采访时,刚好几家鞋企正带着样品来送检。院长段力民指着密密麻麻的送检单说:“设计仍然是晋江制造的短板!”
为此,研究院正计划组建一个设计师公共服务平台,由政府资助在全球范围内征集作品供企业使用,企业可以对设计打分做出评价,设计机构与当地企业加强互动,以推动整体设计水平提升。
从“门店霸主”到网销新军
有人戏言,有商业街的地方就有晋江店,全国的晋江品牌店曾有30万家之多。多层级代理模式曾助力晋江品牌“打遍全国”,但随着电子商务兴起,其弊端逐渐凸显,成本高、信息滞后,过往的优势变成了包袱。
柒牌男装是一家老牌成衣制造企业,目前在全国有3000多家专卖店,企业八成产品仍依靠传统的订货会渠道销售。公司副总监何万浩说,晋江不少品牌企业营销链条过长、销售成本过高,中间价差被经销商、代理商、广告等各种费用侵蚀,营销创新十分紧迫。
如今,晋江品牌“圈地开店”热情不再,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涌现出晋江购、一品嘉等佼佼者。
“一面是市场份额不断萎缩,一面是传统电商平台成本攀升,如何降低中间成本?”布衣柜行业领军品牌冠达星董事长杨建明说,关键在于突破层层代理,建立自主电商平台,让制造商直接面对零售终端。
“冠达星云商就是一个‘互联网+传统批发’的新兴电子商务平台。”杨建明介绍,制造商和零售终端商家都可入驻冠达星云商,冠达星通过线下智能仓储物流将制造商的商品配送到小商店,省去了中间环节。
不仅国内市场,晋江企业还通过跨境电商架起打通国际市场的桥梁。今年上半年,晋江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3亿美元左右,国际邮政小包量和国际快件量都实现了数倍增长。
“老树开新花新苗变大树”
晋江多年领跑,离不开“爱拼会赢”的韧性和拼劲。新常态下,晋江人又如何面对行业的起起伏伏、企业的优胜劣汰?
晋江市经信局副局长林永红说,过去晋江企业多、品牌多、老板多,现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大行业整合力度,让一大批品牌认可度低的企业转型为代工工厂、配套企业,不能人人都创品牌,家家都当老板。
“尽管这一轮调整将淘汰部分企业,但市场出清后,产业集中度将越来越高,行业关联度将会更加紧密,好企业的市场份额也将逐渐做大。”林永红说。
虽然一线品牌数量在减少,但少数企业率先突围赢得先机。以运动品牌为例,安踏在2005年首家突破百亿元营收,成为中国运动品牌的引领者。
既要提升传统产业,也要培育新兴产业。以鞋服为底色的晋江制造,正融入更多“高端气质”。
眼下,晋江正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内存产业基地。今年2月,作为国家首批重点支持的DRAM存储器生产项目,晋华存储器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落地晋江,目标定位直指芯片国产化;6月,福建安芯产业投资基金揭牌,推动境内外集成电路项目并购、技术研发和新建、扩建生产线等。
变速调身姿,蓄势再出发。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表示,晋江民企历来有迎难而上的韧性,当前政府与企业协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产品、技术、品牌、管理和商业模式“五大创新”,提高产业整体核心竞争力。晋江将坚持创新转型,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再创晋江新奇迹。
(记者 项开来 刘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