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作大家谈
人物名片:潘陶,Urbaneer潘刘卢杨林(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主要关注文化保护领域、老城复兴及旅游创意产业等,长期与政府部门合作进行城市区位设计。
“什么是新常态,我发现大家都比较重视‘新’字,但是不注重‘常态’二字。”由于长期从事城市研究与设计,潘陶在谈到如何做好城市工作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
新常态下城市发展先要有自信
“每一天都是日新月异,每天都很新,而真正最有创意的事情是常态,我们每个人都要去接受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常态。从老百姓到政府都在适应这种新常态。”潘陶认为,对于城市建设,我觉得不要过于刻意地去建设,而是应该如何建立自己的城市自信,在新常态下,让城市发展得更自然。
潘陶说,从大格局来说,晋江是一座独立的城市,需要有独立的发展方向,应该像溪流里面一块坚硬的石头,有自己固有的态度,而不是流沙,随波逐流。晋江过去发展模式也一直走在前列,晋江有自己的“晋江模式”和“晋江经验”,因此不必参照其他城市发展,而应该创造一套自己的先进经验,走符合自己发展规律的路子。
潘陶指出,创新是要有底子的、有土壤的,晋江这个地方有侨乡文化、宗族文化、敢拼敢赢的晋江精神,这不是所有地方都有的基础,这些都是晋江城市独特的“土壤”,这种精神价值、文化的力量,未来在新常态下,才是一个真正的主导力量。
“城市是所有人城市。”潘陶还认为,城市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行为,城市发展还与市民、社会组织、企业在里面扮演的角色相关,政府应该只是其中之一,而不是全部,因此政府要转变角色定位和职能,打通渠道,让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发展要“三去”不走寻常路
“我们城市建设有太多的专业方法、太多的理论常识,我觉得这些工具化的东西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反而是一种累赘。”潘陶认为,过去,中国很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过度强调“方法论”,使用大量方法和模板,使得城市过于单一和版型化。因此,未来城市发展要改变这种工科思维,要跳出方法,去工具化。
潘陶说,都说规划是蓝图,可是我认为未来城市工作要去规划,而这种去规划不是让你真的不去规划、天马行空的建设,而是规划不应该仅仅是“画图”,而是要根据实际去变革,这样才能把真正的好东西留下来。规划也要“下沉”不要太过宏观,应该更加重视镇村这一级的规划。
“我最后说的就是要去边界,这不是说完全没有边界,我更强调的是地方与地方之间的连接,而不是边界。”他指出,不要因为边界而切断地方与地方联系、切断村与村之间的发展互补及要素融合。
(记者_庄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