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党代会声音之街镇一把手访谈

www.ijjnews.com来源:晋江新闻网2015-12-28

  青阳街道

  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区

  青阳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东聆:作为中心城区,青阳街道要勇立潮头,开拓创新,按照“153”工作思路,打造晋江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区。

  首先要做好一套规划,配套奖励办法及扶持资金,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推动与关联产业的深度融合。

  同时,优化青阳产业布局,要着重打好五张牌,即:空间拓展牌。持续推进“退二进三”和“三旧”改造,腾笼换鸟,推动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进一步发展。特色产业牌。推动文创产业“做精、做特、做优”,依托金融广场建立财富管理中心,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吸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机构集聚。互联互通牌。引入科技创新、信息服务、知识型服务机构等高端中介组织,加快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发展;推动石化交易等平台扩大辐射范围。创新创业牌。探索建立国家级校园服饰和体育装备创新研发基地,依托海峡青年创客坊,广泛吸引两岸创业人才,孵化一批项目。临空经济牌。以厦航酒店进驻为契机,吸引更多航空公司来晋设立分支机构,在机场周边形成航空培训、航空广告、食品配送、物流等航空服务产业。

  打造核心区,还要强化教育支撑,实施一流教育品牌战略,推动优质、高端教育发展;强化人才支撑,深化“红色力量人才驿站”等人才共育合作项目;强化环境支撑,加强老旧小区整治,完善配套设施,构建高效、完善、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

  (记者_陈崟 王家煜 文图)

  梅岭街道

  打造特色核心商圈 强化新城市中心地位

  梅岭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志雄:本次大会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总结经验实事求是,分析问题深刻精辟,规划未来科学合理,指明了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转型升级,实现创新突围,重塑晋江优势的发展道路。

  下阶段,结合工作实际,梅岭街道将着力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将老旧工业区重新规划建设成创客孵化区,吸引创业人才聚集,引导培育众创空间。依托万达广场、五店市传统街区等区位优势,打造“文化+商业+旅游”的梅岭特色核心商圈,提振商业繁荣,强化新城市中心地位。策划生成梅岭文化产业园、海明文化产业城等项目,支持规模商贸企业设立营销中心、总部大楼,留住重点企业,培育重点税源。二是策划项目,推进城市建设。商贸服务方面,扎实推进金龙广场、东南国际珠宝城、世茂茂御酒店等项目建设,构建商贸新区;教育事业方面,支持华侨中学、心养小学、梅岭中心幼儿园等8个校园基建项目,改善教学环境;住房保障方面,加快梅庭片区三光天、许厝、崎山安置房的建设,确保安置房建设按时序进度推进。三是突出民生,构建社会和谐。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夯实民生保障底线,着力解决医疗、教育、养老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四是落实责任,提高党建水平。深入落实“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深刻践行“三严三实”,建设勤廉干部队伍。探索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企业及其它“两新”党组织共同参与的“一核两翼三网”城市党建新格局。

  (记者_赖自煌 秦越 通讯员_陈卫星 文图)

  西园街道

  谋划五大产业推动创新升级

  西园街道党工委书记许长俊:在谋转型、促发展道路上,西园街道将紧紧围绕着打造晋江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生态宜居新城区的定位,发展现代物流园等五大产业,推动产业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升级。

  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实施“回归工程”,狠抓现代物流园区、国际会展中心、高教东路东侧片区、霞浯田园风光、市区蔬菜批发市场、泉安医药商贸中心等项目,全力谋划发展现代物流、会展经济、教育产业、现代商贸、田园风光等五大产业。

  推进城市更新升级方面,将抓好项目征迁扫尾、深化美丽社区建设,加快危房改造、老旧区域改造,健全吴厝、王厝安置小区管理体系,巩固落后产能淘汰、畜禽养殖整治成效,深化霞浯直溪综合整治,加快社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配合做好八仙山、晋阳湖、崎山等三个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及霞浯等社区田园风光项目。

  社会事业提升方面,将继续实施敬老院全覆盖工程,全面启动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等9个教育品牌打造项目,创新计生服务水平,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和应急平台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党建创新升级方面,将实施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强化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拓展“六必谈”廉洁谈话,创新社区纪检监察工作,全面加强党引领各方、推动发展的能力。

  (记者_王诗伟 陈巧玲 文图)

  罗山街道

  抓一区振两翼兴三园四结合打造转型升级新罗山

  罗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文斗: “十三五”期间,罗山街道将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打造产业更强、百姓更富、生态更美、活力更足的新罗山”战略目标,着力实施“123”工程,以“四个结合”的思维推动罗山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123”工程为:“抓一区”(抓现代新城区规划建设、功能提升、环境美化。突出产城互动,产城融合,形成第三产业集聚中心,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振两翼”(培育壮大食品、汽车两大专业市场。扩大两个市场在福建乃至全国市场中的影响力),“兴三园”(完成“三创园”、食品工业园、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落地建设,企业入驻园区,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发展)。

  “四个结合”是:“内源”与“外力”结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提高工业增加值率;善用项目平台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侨牌”等外源力量,增创发展新优势。“集聚”与“辐射”结合,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提升城区能级,不断强化集聚和辐射功能,打好发展市场和提升服务“两张牌”,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打造区域生产性服务中心。“扬长”与“补短”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罗山食品产业、中小企业、新行政中心、重点项目多等特色和长处转化为发展优势,补强创新能力、人才引进、产业层次等方面,努力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实力”与“实惠”结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既要打造宜居宜商宜业的现代新城区,也要打造优越软环境,突出民生改善,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记者_曾舟萍 陈巧玲 文图)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标签:
责任编辑:陈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