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解读之二:人才优势发动创新“引擎”
核心提示: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实施人才创新提升工程,更加注重多元人才聚集,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扶持,只有坚持人才优先,打造人才强市,利用人才优势发动创新“引擎”,才能着力强化跨越赶超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引导人才聚集
报告亮点:晋江着力优化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将建立政企协作人才直补、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创新同其利益收入对接等机制,推动优质资源向优秀人才倾斜,从制度上解决人才创业、投融资以及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后顾之忧。同时更加注重科技金融扶持,强化人才投入,设立高层次领军人才创业创新项目专项扶持资金,落实1亿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3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出台创投引导基金实施办法,切实增强财政投入的撬动作用。
事例样本:近日,晋江引进的博士后人才汤仪平博士带领自己的技术团队,注册成立了泉州晨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走上了创新创业之路。
汤博士主攻的专业领域是自动化设备,2011年由晋江市博士后工作站引进后,他便在凤竹纺织负责技术攻关项目,成功设计研发了自动加料系统、织品颜色监视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等,通过技改为凤竹公司提升了生产效率。“通过这几年对晋江印染行业的研究,我了解到随着人工成本增加,行业对设备自动化的需求还是很大的,成立这样的公司也希望为更多需要通过技改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服务。”
汤博士的公司正处在起步阶段,虽然技术没有问题,但目前较大的困难来自于资金,毕竟自动化设备的制造成本还是较高的。了解到晋江的人才政策中有对于创业项目的资金扶持,汤博士觉得这项政策挺贴心的,同时他也希望政府能够搭建更大的平台,帮助企业与项目投资方达成对接。像汤仪平一样,许多高级人才都将晋江视为创业的热土,如何为人才搭建更广阔的发挥才能的舞台?晋江将着力优化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代表声音
党代表丁鸿雨:按照实施人才创新提升工程的要求,下一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梳理、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以出台一份人才工作的跨越赶超方案,配套多份具体政策的“1+N”方式,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政策优化、载体平台建设、金融扶持、人才服务产业等领域提出扶持措施,构成人才创新的政策体系,吸引更多人才来晋江创新创业,保持晋江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提升城市的发展后劲。
关键词:搭建服务平台
报告亮点: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生产力对接,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搭建一批服务平台,高标准建设技术成果转化、公共技术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等平台,发挥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作用,提升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事例样本:自从引入“机械手”,福建福派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蛋糕烘烤车间中原本需要人为在高温下操作的“蛋糕除渣”工序,已经完全由机器人代替。
近几年,传统产业面临技术创新能力不高、生产设备自动化水平较低的瓶颈。为帮助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晋江市委、市政府通过与哈工大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成立“晋江—哈工大机器人研发中心”,为企业进行自动化方案设计、自动化装备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目前,哈工大已与陶瓷、经编、食品等行业的50多家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有效提高了企业的自动化水平。
除了机器人研发中心,晋江还借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库”资源,积极开展多层次的深度合作,打造了一批产学研平台。
部门说法:“大范围引进科研机构、研发成果、技术人才,大力度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必将更快地降低创新成本,促进创新向更多的中小企业扩散。”晋江科技与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密切与高校、科研院所联系,深化产学研科技合作仍将是晋江科技工作的核心内容。下一步晋江将继续支持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福州大学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晋江分中心等国字号机构开展项目调研、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工作;推动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晋江设立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增强服务能力;全面整合生产力促进中心及分中心入驻机构及办公场所,提升中心服务企业创新工作水平,同时做好中心项目选址工作准备。
代表声音
党代表刘莹:近年来晋江优秀人才保障住房的政策非常好,这是留才非常好的措施,我们希望晋江制定的人才措施更宽泛一些,引才、留才不应该只针对高学历的博士、硕士,也应该为技术型人才、高级蓝领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他们也是晋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党代表邱静苗:晋江外来人口多,除了高精尖人才外,更多的还是那些普通技术工人及一同前来的亲属,这些人不容忽视。希望在晋江系统地做一个外来人口的普查、摸底工作,分析他们的年龄层、家庭组成结构、留在晋江的意愿等情况,确保更加精细化管理,长此以往,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 (记者_陈维曦 庄诗莹 曾舟萍 林文婧 郑翔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