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晋江传统制造业数据或是转型关键
1998年以前,中国产业以吃穿用消费为主,是轻型化经济,例如利郎、柒牌、安踏等品牌都是在这段时期建立起来的。1998年以后,内贸型经济向外贸转型,大规模城市建设兴起,房地产成为居民消费中比例最大的部分。此时,轻型化经济向重型化经济转变,在号称“外贸黄金十年”的期间,诸多依赖外贸起家的中小微企业崛起,晋江品牌之都的地位在这段时间得到巩固和发展。
然而,从2015年开始,在房地产好不好、外贸好不好、政府有没有钱等诸多疑问的当下,吴晓波坦言,产业重型化将向“互联网+新金融”转型,“三驾马车”向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新城镇化这“四大新动力”转变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产业转折点的到来,各种产业问题也接踵而至。过去的35年,“中国制造”模式走到了尽头,传统制造业所具有的土地、人力、税收、环境这四大成本优势全数丧失,在吴晓波看来,2015年将是多数大企业的危机年,它们将面临生产模式危机、营销模式危机、品牌危机、人才危机、资本危机、战略转型危机。
在产业转折的当下,作为中国三个最重要的民营企业发源地之一,晋江经济的好坏直接关乎中国经济的走势。如何在危机面前寻找机遇?如何让传统制造业转型顺利着地?吴晓波携手晋江企业家丁鹏鹏、财经主编苏琦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
苏琦表示,晋江30多年的工业发展,积累了国内外大量的生产数据、营销网络、供应商、渠道等众多方面的数据资源。“这些数据是一个宝,如果晋江市政府能够将这些数据资源进行收集、归纳、整合,形成一个大数据资源并将其盘活,然后打通与企业对接的渠道,在未来三五年势必能够提升晋江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苏琦也提出了自己的新看法。在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渠道的扁平化,让企业的竞争将特别残酷。这就要求企业要转型升级,产品要有创新,要具有核心竞争力,还要主动创造需求,去迎合终端消费者的喜好。
晋江企业家代表喜得狼CEO丁鹏鹏则认为,“企业要转型升级,首先要思想上进行转型升级,要让自己的思想先适应新常态。此外,在企业转型中,资源性的平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需要把电子商务、鞋服、食品、建材等等的传统行业融入到一个平台中,进行资源整合,做到专业化的垂直电商平台。”
“晋江这两年受到的冲击比较大,因为我们的传统产业、渠道能力、平台能力、制造能力都太成功,当这些能力要转移到互联网上时,却变成了一种新的困难。”为此,吴晓波认为,转型升级,产品创新、技术升级是一方面;传统品牌是另外一方面,也是一种优势,它适合持久战,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把原有的优势用互联网的思维和能力进行重新整合和释放,才能在互联网+时代赢得累加实力,不然以前的经验说不定就是一种阻碍。
高附加值产品将成新实业主流
在这些危机面前,吴晓波认为,未来中国制造业转型的三个特征也是三个关键词便是:专业公司、信息化改造、小制造。在他看来,所谓的“专业公司”,即在一个专业领域里扎根很深的公司,而全品类的公司发展将越来越难;所谓的“信息化改造”,则指企业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内部所有的流程,包括供应链、生产线、OA、财务流程等,同时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形成的第三个关键词是“小制造”,“‘工业4.0时代的中国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小制造’上,打造新实业。”吴晓波表示。
在新实业与旧实业的博弈中,吴晓波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有四个字在中国将不再存在,即“价廉物美”。缘何有此论断?吴晓波分析道,所谓新实业,其终端商品的定价必须要跟成本脱钩,所谓脱钩就是商品要有很大的附加值,不能再由成本加毛利去计算,这是新旧实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此外,新实业是由一个制造到消费的供应过程变成由消费者到制造商的一个反向过程。
基于上述分析,吴晓波认为,未来,好的东西一定需要好的价格,只有好的价格才有好的利润,有了好的利润以后才有好的创新,有了好的创新才可以源源不断地推动产业的进步。
此外,吴晓波还推测,十年后,从事大健康、新材料、环保、大文化产业的企业家将备受人们尊敬。
(记者_蔡明宣 柯雅雅)
传统升级 三产扩围 晋江产业转型提升全面加速 2014-12-24 | |
晋江产业如何寻找“新常态”下新机遇 2014-12-16 | |
晋江谋划工业设计 更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014-11-07 | |
新华社关注晋江产业转型 鞋服止跌回暖 2014-09-25 | |
发改委官员:新型城镇化要让农民工市民化 2014-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