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银行
股再陷“破净”的泥沼。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16家A股上市银行当中,目前仍有12家银行破净,高峰时期则有14家。银行集体破净,甚至有人戏称银行股已跌至“白菜价”,市场对于银行“破净”,观点也存在分歧。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认为,14家银行集体“破净”原因在于有人不停讲未来预期,用不良贷款、影子银行等一个个坏的故事造成银行业巿值下跌,严重背离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大部分市场分析认为,银行破净背后的原因在于,银行将面临利率市场化、流动性趋紧、不良或上升等压力。而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贺宛男认为,“资本市场害怕银行股,怕的是天量再融资。”按照她的计算,银行满足各项要求需要增加1.2万亿元资本。
也有力挺银行股的一派,认为银行股估值被大大低估,尽管盈利增速会下降,但是相比较其他行业而言,银行的盈利能力还是较为强劲。
“人为”预期PK基本面
截至上周五,16家A股上市银行中,平安银行
和宁波银行
市净率出现反转,目前仅平安、民生、招商、宁波银行未“破净”。
“市场上对于银行未来经营业绩很担忧,银行遇到了许多重大的挑战: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非银行融资迅速发展,还有监管的系列要求趋严,准入将逐步放开等。”交通银行
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银行深陷“破净”泥沼的原因时称。
对于这些市场预期,在姜建清看来是影响银行的一个个“坏的故事”。近日,姜建清在2014冬季达沃斯论坛期间接受采访时称,中国银行
业的资产负债表非常漂亮,但14家银行集体“破净”原因在于有人不停讲未来预期,用不良贷款、影子银行等一个个坏的故事造成银行业巿值下跌,严重背离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以工行为例,该行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057.7亿元,同比增长10.8%。而如果将考察范围扩大至工农中建交五大商业银行,去年前三季度五大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6940亿元,相当于日赚25.4亿元。
然而五大行中,截至上周五,工行、农行、建行市净率还在0.9以上,中行和交行的市净率则为0.78和0.68.
银行股前景预期,悲观者众。“银行股越来越成为A股市场的‘累赘’。”贺宛男表示,16家上市银行中,市盈率最高的平安才7倍,最低的光大仅4.02倍;除民生、招商、平安、宁波,其他12家全部破净,最低的交通银行才0.68倍。
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也对本报记者表示,银行股破净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在资本市场整体承压的局势之下,银行股原本盘子很大,短期投机炒作并不适用,还有赖于资本市场的改革;其次,市场过多的预期银行业的风险。
“‘破净’意味着银行股投资价值很高。”宗良称。实际上,在银行深陷“破净潮”的当下,也有机构正在大举出击银行股“底部”。
1月24日晚间,恒大地产(03333.HK)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已于2013年11月13日至2014年1月24日期间,在二级市场上以33.03亿元人民币收购华夏银行
4.03亿股股份,约占华夏银行已发行股本总额的4.52%左右。市场预计,恒大地产将成为华夏银行的第五大股东。
当天,华夏银行股价上涨0.1元至8.12元/股,涨幅为1.25%。
三重终极考验
“市场(对银行股)的担忧并不奇怪,中国的银行业确实遇到了重大的挑战,未来的发展还需要银行在管理上做一些实质性的改革。”连平称。
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流动性趋紧等,都是考验银行业在2014年发展的重要方面。
存款保险
制度呼之欲出,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将给银行带来实质性的压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利差收窄,从而会影响盈利增速。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负债端的成本上升,也会给银行带来压力。同时,总体流动性偏紧的局面会导致负债成本增加,利率水平总体提高。
金融脱媒的背景下,银行揽储之争已然升级。贺宛男表示,银行为了争抢存款,存款利率“一浮到顶”。然而上浮10%还不足以吸引储户,于是不得不靠理财产品、信托、委贷等表外业务。贺宛男的分析,按M2年增13%的指标,年增贷款当在9万亿左右,而按75%的存贷比,就得相应增加12万亿存款;再按10%的核心资本,又得相应增加1.2万亿资本。“资本市场害怕银行股,怕的是天量再融资。”
连平还认为,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影响,对银行活期存款带来的压力,已经有所体现。
正是这些因素的种种体现,让市场忽略了银行不错的业绩报表,对银行股的悲观,成为市场的主流观点。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表示,银行股在利率市场化、经济周期波动、流动性趋紧的背景下,“破净”的情况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还会持续。
“相信很多压力的情况下,银行业务创新方面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商业银行并不会因为这些压力而一蹶不振,银行还存在诸多优势。”连平表示,如客户群体比较大,网店布局、客户众多。同时,信息系统比较完善健全,商业银行在管理不良资产方面也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具有很多先进的管理的技术、流程、工具。
宗良也表示,对于银行股集体破净的状况,需要客观地分析各方面原因。“中国的银行与经济的发展往往联系在一起,银行业实际上不可能出现整体风险。”
连平也认为,中国银行业这一轮不良资产到10%的可能性非常小, GDP增速在7.5%~8%之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不会出现巨大波动。
“市场对中国商业银行本身抗风险持续经营的能力有点低估。总之一句话,不要低估了银行的能力,也不要缺乏对政策监管严厉的判断。”连平称。
(责任编辑:DF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