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宗庆后炮轰楼市泡沫:我家小区亮灯率不到1成
[ 摘要]宗庆后:我住的小区有1000多套房,晚上亮灯的不到100家,这就是泡沫,房子不能再过度建了。
“如果一个社会都不创造,吃的穿的哪里来”
即便到了今天,娃哈哈出厂的每一种饮料,宗庆后都要亲自尝过,才能上市。即便到了今天,宗庆后依然很“传统”,不玩网购,不碰楼市。但是,传统并不意味着封闭,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穿着布鞋的宗庆后成为“中国首富”。几次被封“首富”,宗庆后始终干着制造业最基础的活。不卖楼,因为“房地产看不清”;不炒股,因为炒股被炒变了味。年过四十开始创校办工厂。从一盒营养液、一瓶纯净水开始,产品从生产线上转下来,再卖向全国、全世界,宗庆后的经销网络布满全国。
“我可能是全世界喝过饮料最多的人”
宗庆后去巴黎,从来不逛奢侈品店,而是一头钻进超市。等他走出来,身后的员工手忙脚乱地把成箱成箱的饮料打包,托运回国。
他的办公室摆满了世界各地的空饮料瓶。老的办公楼放不下了,就搬到郊区的生产基地去。
如今,他是全球排得上号的饮料大王。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成为饮料大王之前,宗庆后几乎尝遍了全世界的饮料。
1945年出生的宗庆后初中毕业后去舟山、绍兴支农15年。顶替母亲的职位回到杭州,他已经是30岁出头大龄单身青年,骑着三轮车在小学校园里卖棒冰。1987年他承包校办企业经销部,两年后创建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1998年,娃哈哈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
在中国楼市最红火的那两年,靠卖水挣钱的宗庆后,几次登上“富豪榜”榜首。
宗庆后决定做娃哈哈的第一款饮料时,国内口服液市场已经是一片混战。有一次他听说,体育课上有学生晕倒,觉得蹊跷。都是独生子女,条件不算富裕,但还不至于饿肚子。再看看自己6岁的女儿,宗庆后发现是家长的宠爱造成偏食,孩子不爱吃饭,营养不良。
很快他想到了产品的定位:做一款促进儿童食欲的营养液。如果能让三亿儿童都喝上娃哈哈,这个市场也够大了。
最早的广告词是他定的: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宗庆后知道别人嫌它土,但他觉得朗朗上口,好记。结果,产品一炮打响。生产线和大货车夜以继日地跑,把这个玻璃瓶装的口服液一箱箱南下北上送进市场。
不像富翁的中国“首富”
人群中可能没人会看出宗庆后是个富商—老土的夹克衫、黑布鞋,出差用的拉杆箱已经磨得很旧。
因为穿着普通,这个中国最有购买力的人,曾经在机场的免税店遭过白眼。
宗庆后所在的杭州市上城区,最早响应号召搞校办工厂是因为缺钱。教室是破的,上世纪80年代老师的月工资35块,一家几口只能睡高低铺。捉襟见肘,拿什么办教育?创业初期,娃哈哈没人懂技术。宗庆后从胡庆余堂借调来一名年轻技工。说好三个月又三个月,眼看到了娃哈哈营养液研发的关键阶段,借调期满了。民营小厂拿什么留住国营大厂的人才?
宗庆后跑去家访,看见这位技工一家几口挤在一间小屋里。于是,教育局刚刚奖励的一套65平方米的房子,他转手送了出去。
宗庆后一家人没能住进新房,继续挤在一间小屋里。但人才留住了。产品面市,娃哈哈才算在市场上站住了脚跟。
局面打开了,但娃哈哈还是小厂,产能和需求不匹配,经销商那头等货上柜,厂里加班加点还不够,厂房也太小。1991年,政府搭桥引线,只有10多名正式工的娃哈哈兼并了2000多名员工的亏损国企杭州罐头厂。
当时有人批评他“瓦解国有经济”。宗庆后不语,拿出一套“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打破大锅饭,赏罚分明。很多一直“想不通”的国企员工,对他这套东西也报以掌声。这在宗庆后看来顺理成章。市场经济嘛,有活干有钱发,让工人看到实惠。
没有科班出身的管理营销理论,多走多看,这是宗庆后的法宝。全国各地跑市场,他一年有200天在路上。
不出差的时候,他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清晨六点多拐入弄堂,钻进常去的早餐店,叫一份两块钱的大饼油条。吃完,走进立交桥下的小楼开始工作。直到深夜,顶楼的办公室还透出黄色的灯光。
直到今天,不少人忙着上市、贷款融资,而宗庆后津津乐道的是娃哈哈“不欠银行一分钱”。楼市他不碰,金融股市也不涉足,实实在在干他的实体经济。
市场变化太快了,只想明天,不想未来,这是宗庆后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寻求新技术,他从来没断过
宗庆后喜欢看历史书,坚持在中国做企业要讲人情味,他给员工提供宿舍,让子女入学免费。他信奉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才能报效国家。近几年网购红火,宗庆后不止一次被人问,要不要去马云那里卖饮料?
宗庆后不上网卖娃哈哈,是从零售流通的角度分析,认为娃哈哈不适合放到网上卖—水太重,通路的成本缩小抵不上单独发件的物流成本。不过他认同,网购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因为年轻人已经离不开电脑和手机。
管企业,宗庆后喜欢亲力亲为出了名。集团现在3万多名员工,他没有副手。但现在他也在调整经营之道。从员工里培养管理职业经理人,否则200多个子公司全靠一个人,24小时不睡觉也干不完。
尽管早期与达能的合作没达到预期的效果,但这些年考察海外市场、飞往欧美寻求新技术,他从来没断过。他试图把娃哈哈的产业链铺向全球,让中国的食品企业里走出国际品牌。
刚刚结束的娃哈哈年度经销商大会上,68岁的宗庆后说,明年他要从事务中抽身出来,重新扎下去跑市场。他说,“首富”对他个人没多大意义。老老实实搞实业,用实体经济创造财富,是他所长,也是他所爱。
对话
宗庆后:如果一个社会都不创造,吃的穿的哪里来
记者:这几年实体经济喊苦,人家都在房地产、股市投资,你就没动过心?
宗庆后:不管社会怎么发展,制造业都是根本。实体经济是创造财富的。如果一个社会都不创造,都想去分配,老百姓吃的穿的从哪里来?股票上市其实是为了发展实业的,现在炒来炒去,变成钱炒钱了,有点变味。房地产太复杂,我不善于搞这些,还是老老实实搞实业。
记者:你对房地产的态度似乎很谨慎,为什么?
宗庆后:我住的小区有1000多套房,晚上亮灯的不到100家,这就是泡沫,房子不能再过度建了。现在年轻人学习、生活压力大,没有落脚的地方,就容易不稳定。我们在杭州市区秋涛路的罐头厂,政府想收回去搞房地产,但我说要留着造职工住房。
记者:登上富豪榜榜首引来很多关注,你怎么看待这个头衔?
宗庆后:“首富”对我个人没多大意义,但国际上找我们合作的多了。现在我的办公室一年要来几十拨国外投资者。有的人怕被评上首富,评上就被盯牢,接着可能就坐牢去了。我的钱没偷没抢,是一分一厘赚出来的,我不怕,评上评不上我都心安理得。
记者:做了20多年食品饮料行业,你对现在的食品安全怎么看?用什么办法可以抓好食品安全?
宗庆后:拿奶粉举例子,为什么内地人爱去香港买奶粉?一是内地奶粉质量有些问题,销售过程中可能也监管不够严。另外香港因为免税,奶粉价格比内地低。要让国人不再这么辛苦地“背奶”,从根源上还是要用法律手段,管好国产的奶,加强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监管,让毒害下一代的人付出沉重代价。
记者:你一直呼吁经济要放活,认为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你觉得什么样的关系才算处理好了?
宗庆后:我做食品行业近30年,碰到的审批麻烦太多了。一个食品企业,至少要花三四个月去申领食品生产许可证,有些小企业审批时间更长;如果是同一设备生产另一类产品又要新一轮申领程序。比如“营养快线”换个口味用同一条生产线生产,也得重新审批,又是一两个月,耗时又耗力。
审批程序繁琐,但往往批完后也没人好好监管,这样就导致许多企业通过了行政审批之后,滋生违法行为。如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这个改好了,就是处理好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宗庆后简介
宗庆后,生于1945年10月,现任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初中毕业后,在舟山、绍兴支农15年。1978年回到杭州,从推销员干起,骑三轮车卖过棒冰、练习本。1987年承包校办企业经销部,两年后开发投产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
2003年、2007年和2012年,分别当选第十届、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0年和2012年,胡润全球富豪榜和福布斯富豪榜的中国内地“双料首富”。
综合新华社11月28日电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