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
反垄断剑指汽车业值得期待
□燕农(财经评论员)
在对液晶面板、白酒、奶粉、黄金首饰等行业的巨头开出罚单后,反垄断调查又剑指被称为“车价全球最贵”的汽车行业。据悉,此番调查范围既包括进口汽车,也包括国产合资汽车,还包括4S店的售后服务等。
我国的车价贵到何种程度,可以通过对比来观察。据媒体报道,排量3.0T的新款奥迪Q7在加拿大售价约合人民币46万元,国内售价则贵出了100万元左右;大众途观在国内售价是19.98万元至31.58万元,而美国售价折合人民币为14.07万元至22.35万元。姑且不谈进口车,国产的合资车,既不需要交关税,也不需要投入巨大的研发费用,还用着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车价畸高没有道理。
当然,单从车价畸高无从认定车企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关键在于,在我们的汽车品牌销售模式中,进口车企将进口、销售、售后等业务交由总代理商处理,后者对各区经销商的销售情况拥有绝对支配权力,也制约着进口车的终端销售价格;合资车企则是厂家制定汽车零售最低限价,经销商违规将被处罚。这样一来,就涉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
在目前的汽车销售市场上,车企似乎并不承认存在高利润,经销商也称自己处于弱势地位,而4S店则叫苦大面积亏损。高出国外太多的销售差价到底流向了哪里,似乎成了一个谜。于是,一些进口车企、包括社会舆论把车价畸高归因于政府部门的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太高。喧嚣日久,政府部门说不定就要背实了这口黑锅。
因此,反垄断剑指汽车业值得期待,一方面,要彻底调查清楚畸高的差价流向了哪里,车企和经销商的最大利润点在哪里,以还原一个真实、清晰的汽车市场;另一方面,有洋奶粉被反垄断调查前主动降价的前车之鉴,未来汽车市场降价当是一种趋势。
沉睡了多年的《反垄断法》今年以来给人以睡狮猛醒的感觉,“纵向价格垄断”和“横向价格垄断”统统被纳入调查视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至今,市场总量在呈几何倍数累积的同时,某些行业内逐渐形成了侵蚀消费者利益的潜规则。是以,依法加大规范的力度势在必行,因为只有规范的市场才会是健康的。从这个意义出发,反垄断的力度仍需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