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2
买方与银行暗藏猫腻 信用证风险攀升
随着全球银行倒闭数量不断攀升、信用评级纷纷降低的情况下,信用证的细节风险也越来越高。
据悉,在晋江,一般中大型的订单多使用信用证,涉及行业以棉纺织、原材料等为主。本土外贸企业合作银行范围较广,从欧美大行到东南亚的一些小银行皆有。
案件回放
晋江纺织出口企业B公司,2010年开始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那时候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便于从银行获取贸易融资。可没想到的是,2012年5月份以来有20多万美元的信用证项下货款到期遭到了孟加拉开证行的无理拒付。
出险后,B公司第一时间通知泉州信保工作人员,泉州信保迅速通过其孟加拉的追偿渠道向开证行施压,迫其付款。通过律师的积极努力,B公司最终成功追回了16多万美元货款,剩余4多万美元货款泉州信保根据保单规定给予了及时的赔付。
B公司的案例只是信用证风险的一种表现形式。记者了解到,信用证风险大体表现在以买方风险和开证行风险为主。买方风险通常体现在买方故设障碍,开立“软条款”信用证;另外也有买方通过伪造、编造信用证等形式欺诈。而银行风险通常表现为银行以信用证存在“不符点”为由拒付,这是晋江出口企业近期遭遇最多的问题。
“最近出现一种新情况:一些国外银行通过找‘不符点’来增加灰色收入,毕竟银行与开证人之间存在诸多经济利益关系。”黄天佑介绍道。
这并非空穴来风。晋江陈埭某服装织造企业去年跟阿根廷的一位新客户做了一笔5万多美元的订单,但最后却由于信用证存在“不符点”,被银行拒付,货款落空。
“目前,不仅大订单要使用信用证,新客户的订单我们也都采用信用证合作方式。”上述服装织造企业负责人潘先生表示,“如果遇到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国家的银行开具的信用证,就需要通过专业机构进行资信调查,不然风险太大了。”
这或是一种银行与买方之间合作牟利的情况,利用信用证蓄意制造贸易风险。“买方在信用证中添加某些难以履行的条件,如规定不明确、条款内容互相矛盾,或者通过‘软条款’信用证,加列各种限制性条款,使单据的取得或有效性受到限制。然后,遭银行拒付。”黄天佑提醒,出口企业对于信用证结算方式的风险应有新的认识。
专家支招
事前做好调查
事中盯住细节条款
在银行设置的风险方面,黄天佑也给出了自己的分析。“自金融危机以来,欧美银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仅美国就有几百家银行倒闭,欧盟多国也频频出现债务危机,短期内信用证计算方式不再具有原来的信用程度。”在他看来,“晋江出口企业应对来自银行方面的风险应做一个全面的思考。如银行受到国际制裁、外汇管制等原因,导致买方银行无法在到期日对外偿付信用证款项。”
为了让晋企在信用证方面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黄天佑结合多年的信保工作经验对有关企业防范信用证结算风险提出建议。
黄天佑提醒,晋企要做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风险防范。
“借助泉州信保的信息咨询平台,在事前做好对买家和开证银行的资信调查。在合作过程中,明确订立信用证条款,严格审核单据要求;另外在订立合同时对信用证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规定,对于没有把握履行的条款不要轻易接受,防止造成被动局面。而在收到买方银行交来的信用证之后,要严格审核信用证,对其要求的一系列单据应当认真制作,保证单证之间严格相符。最后可通过信用证加具保兑的方式,来应对小银行或开证银行环境不稳定等因素。”黄天佑提醒道。
年底前货物出境免收检验检疫费 外贸出口成本降低 2013-08-19 | |
出口退(免)税新规实施半月 或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2013-08-16 | |
上半年晋江企业出口信保保单融资1.81亿美元 2013-08-14 | |
计算机产业转型 出口下滑趋势加剧 2013-08-09 | |
中国7月份出口增速实现大逆转 外需加政策助回暖 2013-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