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纺织企业不仅要担心同行来“挖人”,还得担心上游纺织机械生产企业“挖人”了!
今年年初,泉州某纺织机械企业(以下简称B公司)从下游晋江某纺织企业中挖走了一名厂长,担任该公司的营销人员,经过半年的实践,该名厂长的销售业绩竟然比其他销售专业的营销人员来得好。
从下游客户企业挖“技术人才”,担任上游供应商企业的“营销人员”,业内人士评价,此种招聘用人模式,可谓巧妙,值得借鉴。
设备使用者最了解设备
邹总是B公司现任副总,去年年底刚加盟B公司。“当时我问老板,公司目前最大的瓶颈是什么?老板回答说,是市场开拓能力。”邹总透露,B公司专业生产纺织机械,这几年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势头不错,该公司借行业“东风”也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管理基础也颇为扎实。只是,令B公司老板遗憾的是,该公司的销售业绩却一直难有大幅度的上涨。
于是,邹总针对销售、生产模块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B公司的产品品质没问题,定价也合理,但营销团队有问题。“我发现我们公司的营销人员,都是销售专业出身的,虽然掌握了一定的销售技巧,但本身对纺织机械并不了解,是进入公司后才开始熟记产品性能和特征的。”
邹总表示,纺织机械设备一台数十万元,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买设备一定要老板说了算,但下游客户企业老板往往不懂设备,或者说只能了解大概,大额采购会找很多厂家来比较。这时候如果纺织机械公司派出的是普通的营销人员,由于没有实际操作过自家的设备,对于一些技术参数、数据等往往不能很专业到位地解说,最终可能导致在竞标中落下阵来。
“什么人对这些设备最为熟悉?当然是使用者!”一番调查后,邹总向B公司老板建议:可以尝试招聘下游纺织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担任营销人员。因为机械设备不是消费品,而是再生产设备,这些技术人员长年累月地使用这些设备,最熟悉产品的性能和技术参数了,用他们来为客户讲解设备,是最合理、最有可信度的。
邹总的提议让B公司老板颇为心动。邹总马上行动起来,四处物色合适的人选。最终,B公司的客户之一,晋江某知名纺织公司的一名厂长被B公司“盯”上了。
打“技术营销”牌
“公司给这位厂长提供的岗位叫‘营销工程师’,我将之定义为‘技术营销’范畴。”邹总分析,该公司看中的这名厂长,只有40岁左右,还比较有冲劲,而且思维也较活跃,表达交流、学习能力也比较强。所以当B公司提出要挖他去做销售,与他之前的技术岗位相比,薪资无限大,还可以接触广阔的社会、客户、整个行业时,对他的诱惑是非常大的,因为他还想拼搏一番,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双方一拍即合。该名厂长上岗后,邹总安排他跟随业务员到市场上走访、和客户见面,聪明的人学习速度很快,很快这名“营销工程师”就对市场有了清楚的认识,而其作为技术出身的优势也很快体现了出来。“客户见惯了油嘴滑舌的业务员,把产品说得天花乱坠。而从事技术出身的人员则相对老实,说话比较严谨,反而让客户感觉可靠、可长期合作。这名技术型的营销工程师,除了能帮客户调整配置、技术参数,额外还能给买主做车间规划、产能规划、人员配置等,购买机器的老板多放心啊。”邹总笑着说道,这名“营销工程师”进公司没多久就创造了比其他营销人员更好的业绩,可谓“旗开得胜”。
随后,邹总又如法炮制从一家下游针织厂挖了一名技术员担任“营销工程师”,负责另一个区域的销售,两名技术型的“营销工程师”迅速为B公司的市场开拓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晋工、佶龙等同属机械类的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招聘无定则,B公司从下游客户企业中招聘设备使用者来担任销售的做法,确实值得学习借鉴,也开拓了同行的招聘思维。
邹总表示,一些企业10年前就有招聘大学生做储备干部,做生产、技术类的人员储备培养。这些人员只要还在职,而且经过十多年的车间工作经历,其实是很渴望有机会一展才华的。只要找对了这些人,其实上游供应商企业想挑“营销工程师”,选择还是很多的。(记者_庄娜芬董严军文图)
6月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5.3% 2013-08-01 | |
纺企寻找替代品新材料“脱困”转型 2013-07-30 | |
国家纺织品检测实验室 首次承接淘宝业务 2013-07-23 | |
2013中国国际泳装展8月举行 2013-07-18 | |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纺织业需整体转型升级 2013-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