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提公积金缴纳首付款
“刺激改善型需求,大户型产品去化将加快”
政策:晋江市政府要求,认真落实住建部、财政部和央行联合发布的《关于切实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的通知》和省、市已出台的房地产政策中关于公积金提取使用的措施,发挥公积金购房扶持作用。
对购买首套房、首改房的职工,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缴纳购房的首付款。在办理购房合同备案时,由建设单位提交申请,延缓提供首付款资金缴交证明,房屋登记机构按照容缺预审先给予备案。公积金管理中心凭房屋登记机构备案的购房合同为职工办理公积金购房提取业务,以转账方式转入建设单位在银行开设的监管账户充抵首付款。
解读:去年9月,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包括购买首套房、首改房的职工允许提取公积金,以转账方式转入售房单位在银行开设的监管账户内,以补充首期款。但此次新政提到的公积金可提取补充首期款,并不是充首付。
此次“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对购买首套房、首改房的职工,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缴纳购房的首付款”,并给出具体办理流程。
允许提取公积金缴纳首付款,将给购房者带来什么影响?举例来说,某职工在晋江市区买了一套总价100万元的房子,公积金账号内有10万。如按首付比例20%计算,该职工仅需付首付款10万元,再提取10万元公积金。
“允许提取公积金缴纳首付款,将刺激改善型需求的释放。”张萌认为,目前,晋江市场上的大户型产品库存较多,该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大户型产品的去化。
冯志军认为,此次“实施意见”,允许提取公积金缴纳首付款的政策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这一政策让不少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受益,特别是有换房需求的。”
购买精装房可享双重补贴
“财政补贴时间延长,鼓励开发精装房”
政策:在执行《晋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财政购房优惠的基础上,对购买精装修新建商品住房面积144平方米以下的个人,晋江市财政给予1%购房奖励(补贴总额不超过3万元);购买精装修新建商品住房面积144平方米及以上的个人,晋江市财政给予1.5%购房奖励(补贴总额不超过3万元)。
本意见自2016年5月1日起至9月30日有效,个人在晋江市范围内购买符合条件的房屋,可享受相关财政购房补贴。
解读:今年年初,《晋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给予个人购买商品住房适度的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分为1月1日起至3月31日和4月1日起至6月30日两个时段。数据统计,备案符合购房财政补贴的一手商品住房共3300套左右。在多项利好政策刺激下,晋江一手商品房签约面积44万多平方米。其中,住宅签约面积38万多平方米,同比大涨近50%。一手商品房签约面积和住宅签约面积,高于石狮及泉州六区,排在泉州各县市区首位。
此次,晋江市政府对先前的财政补贴政策进行补充,提出要进一步落实财政购房补贴政策。
目前,财政补贴政策第二时段已经开始,时间为4月1日起至6月30日。按照“实施意见”的政策,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购买精装修新建商品住房,将享受两项补贴政策。具体来说,购房者购买精装房,144平方米以下,除了能享受原来购房总额1.5%的财政补贴外,还可享受1%购房奖励(补贴总额不超过3万元);144平方米以上,除了能享受购房总额2%的财政补贴外,还可在享受1.5%购房奖励(补贴总额不超过3万元)。
此外,从7月1日至9月30日,此前的购房买商品住房财政补贴政策结束。购买精装修新建商品住房的奖励政策,按“实施意见”执行。
“此项政策,延长了购买商品住房财政补贴时间。另外,政策目的也在于鼓励开发商开发更多精装房产品。”张亮认为。
业界
新政提振人气
市场走势向好
作为今年年初大礼包的延续,此次“2.0”升级版的推出,引起广泛关注。比起此前的大礼包,这些新政惠及了更多的购房者。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晋江房地产市场有积极意义。第一,从中央到地方,楼市利好政策频出,各类宽松政策集中,可能会使得房地产市场面临一个非常好的购房时机。尤其对于二套购房者来说,最佳的购房时机恰是在这个时候真正来临。第二,在第二季度,出台这个政策,会使得购房者的信心继续提振。尤其是一些有改善购房需求的群体,更会在这个时候积极入市。”张萌认为。
“‘实施意见’大体来说,还是一个指导意见。”张亮认为,其中,具体的政策还需要实施的细则。如果这些政策执行,将极大提振地产业界和购房者的信心。“一季度,晋江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开门红’,在多重利好政策的叠加影响下,这种‘量升价稳’的走势有望延续。”
冯志军表示,如果这一系列利好政策落地实施,将增强购房者的信心,释放市场购买力。
因此,张亮建议:“目前的购房政策环境比较宽松,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楼市价格相对平稳,是一个适宜出手的时机。”他说,对于刚需性客户来说,主要是结合自身能力,综合考虑好地段、户型、价格等因素;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不动产一直都是首选。
(记者_陈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