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报告透底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取向
资料图片
目前,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已具有系统重要性影响,需要防范顺周期波动和风险的跨市场传染。央行日前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其中一篇专题文章《促进互联网金融在创新中规范发展》,透露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政策取向。
该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编写。报告称,相关部门下一步或将规模较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对其进行宏观审慎评估,防范系统性风险。
去年4月,全国各省市开展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对P2P网络借贷和股权众筹业务、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第三方支付业务、互联网金融领域广告等开展专项集中整治。
《促进互联网金融在创新中规范发展》这篇文章指出,经过前一阶段整治工作的有效推进,目前互联网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行业规范发展逐步实现。在专项整治工作推动下,部分不规范平台主动退出经营或停业整改,部分不合法平台逐步被清理,尤其是随着部分政策逐步落地,监管工作有序开展,互联网金融平台运营的规范性、透明性有所提高,在历经一轮行业“洗牌”之后,一些创新规范平台将脱颖而出,逐步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
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下一阶段的工作,文章建言,应以专项整治为契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加强自律约束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建设,营造鼓励创新、规范运作、有序竞争、服务实体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新局面,进一步发挥互联网金融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首先,要加快完善互联网金融安全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建立互联网金融技术行业及国家标准,制定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金融数据安全使用管理办法,构建维护互联网金融安全的技术体系。其次,按照“分类控制,分照管理”原则,加强监管协调联动,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的准入、退出机制和运行规范,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地方协会的作用,强化行业自律管理,搭建统一、公开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平台。构建以商业银行作为第三方资金托管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体系,切实加强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权益保护。
此外,加快金融科技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多领域,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探索将规模较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对其进行宏观审慎评估,防范系统性风险。
“三会”负责人透露未来金融监管方向 2017-07-14 | |
金融监管核心是提升效率和透明度 2017-06-28 | |
金融监管蓝皮书:互联网金融重点领域风险仍较高 2017-06-21 | |
强化金融监管需先补齐体制短板 2017-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