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风险屡被提及 险资频繁举牌料将降温
近期,保险监管层人士多次强调防范保险行业面临的公司治理风险、资金运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方面风险,并将严把股东资格审查标准,在产融结合中筑牢风险隔离墙,促进保险业务结构调整,规范保险投资运营行为。分析人士认为,从稳健经营的角度考虑,保险行业庞大的资金确实能够在举牌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单纯靠保险撬动的举牌资金或受到监管层的密切关注。此外,目前我国保险资金配置比国际成熟保险市场更加激进,存在风险和市场的不匹配。
监管层多次提醒防范风险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近日发表文章指出,当前,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风险挑战日益复杂,风险应对的难度日益加大,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从行业形势看,资产端和负债端矛盾突出。当前这一矛盾主要表现是:从静态看,是高成本负债所带来的利差损风险隐患;从动态看,是高成本负债倒逼形成高风险激进投资,极有可能引致更大的风险。
陈文辉表示,个别公司治理存在重大缺陷,股权结构复杂且不透明,“一股独大”成为导致激进的产品、激进的销售、激进的投资和虚假偿付能力,最后出现投资失败、偿付能力不足、流动性风险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行业“长钱短配”和“短钱长配”现象同时存在,“长钱短配”带来再投资风险,“短钱长配”带来流动性风险。另外,随着保险资金参与金融市场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不断提升,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已经与经济金融风险深刻交织交融在一起,风险日益复杂、传染和叠加。
近期保险监管层对于防范行业风险的提醒多次出现。8月18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2016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上表示,随着保险综合经营范围不断扩展,业务和风险结构趋于复杂,关联交易增多,风险交叉传递的可能性加大。保险综合经营可能面临风险在不同公司、不同行业之间传递。为此,必须通过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来予以防范和化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7月,项俊波在“十三五”保险业发展与监管专题培训班开班式上表示,金融业变革给保险业带来全方位挑战,金融风险的形成、传递机制越来越复杂和隐蔽。全行业要在正本清源、坚持“保险姓保”的前提下,提升保险供给质量、优化保险供给结构。保监会将大力倡导“保险姓保”的发展理念,严把股东资格审查标准,在产融结合中筑牢风险隔离墙,促进保险业务结构调整,规范保险投资运营行为,进一步发挥保险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核心优势。
险资举牌将受密切关注
在保险业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中,资金运用相关风险尤为引发关注。东吴证券分析师丁文韬认为,在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加仓(举牌)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蓝筹无可厚非,预计监管层未来监管政策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控制保险资产端和负债端的“短钱长投”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二是抑制保险成为杠杆融资平台。“部分民营资本将保险牌照作为加杠杆融资的平台进行(恶意)收购或抢夺控制权,而不将保险公司本身作为永续经营的主体进行管理,这将成为未来监管层重点限制的行为。”
广发证券分析师曹恒乾认为,险资入市资金相对稳定,目前行业可运用资金余额已突破12.5万亿元。从稳健经营的角度考虑,保险行业庞大的资金确实能够在举牌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单纯靠保险撬动的举牌资金或受到监管层的密切关注。
曹恒乾表示,保险举牌模式本身属于风险偏好较高的发展模式,未来随着相关规范出台,这一模式很有可能受到更多限制。另一方面,与国际市场相比,目前我国保险可运用资金余额中涉及资本市场的资产占比相对较高,保险资金配置比国际成熟保险市场更加激进,存在风险和市场的不匹配。
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也受到关注。此前有数据显示,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导致险资投资收益大幅缩水,1-6月保险资金投资收益2.49%,比去年同期下滑2.8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违约也殃及保险投资,2016年前5个月共30只债券违约,涉及本金超过200亿元。预计未来保险投资面临的市场信用风险将更加突出。招商证券(香港)分析师李文兵认为,从中长期看,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能维持在4.2%以上,保险公司固定收益率投资信用风险亦可控。在保险公司投资的信用风险方面,预计即便在较为极端的不良率假设下,保险公司信托债权计划、理财产品和公司债的潜在投资减值将仅仅使保险公司净资产缩水2%-6.2%,负面影响有限。
记者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