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泡沫隐忧出现 盈利模式“异化”问题重重
这两年以来,P2P行业大跨度发展、市场繁荣构成当下互联网金融潮流热涌的局面,越来越多机构、上市公司及机构陆续介入P2P市场,有乐观者甚至认为,互联网金融将发起一场替代传统金融的颠覆性革命。然而,伴随P2P平台行业逐步发展、各类金融业务的嫁接、平台管理架构的复杂化,不少身处金融圈的从业人员敏感嗅出来自P2P行业可能正在酝酿的泡沫风险,对当下市场混杂的局面和行业未来的判断也日趋谨慎。
P2P也正被各路资本追逐,但泡沫也会伴随市场的疯狂而逐渐吹大,这令不少业内人士开始对P2P行业发出警示。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曾对当下创投融资的频繁投资项目表示担忧,并在内部公开信表示,泡沫可能随时破裂。而一位曾长期在监管系统任职金融监管的银行系人士认为,当前大部分P2P的各类盈利模式、担保方式、风控手段都发生异化,令其日渐远离信息中介的本质,加上缺乏监管的环境,令P2P市场出现骗子横行、非法集资风险积聚、平台频频倒闭等一系列问题,“99%的P2P金融平台可能即将死亡”。
从诞生之初,P2P金融便被视为对接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易中介,而当P2P概念引入中国之后,其运营理念却发生较大变化,为获得投资者信任,许多资本实力雄厚的大P2P平台先后推出保底、保证金、抵押、担保等多种形式来架构风险控制体系,加上券商、银行等机构信用背书的加入,令投资人日渐依赖平台自身的担保能力和风控能力,P2P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类似银行。
当前,中国P2P平台正在展现出惊人的融资能力,凭借对接大多数传统信贷产品而向借款人输送资金,并向投资人承诺高于其他理财产品的收益回报。但仔细观察,P2P市场所谓空间巨大也许只是“看上去很美”。上述银行系人士分析,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公信力不足,网上募集的资金成本远远高于银行存款,且总量、稳定性不强,为了赢得市场,一般都要依靠放松风控手段、牺牲安全性来维持,“票据贴现、应收账款保理、融资租赁,P2P看似无所不能,都可以嫁接,但是一旦加上那么高的资金成本,一切就又变成了空中楼阁”。
与此同时,对于借款人而言,P2P融资的借贷成本也高于银行贷款利率,P2P借贷并非益于草根的普惠金融。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显示的当前的平均利率为18.18%,还不包括大量的担保费、服务费、保证金、提现费等。据融360最新报告,业内瞩目的P2P小微贷款行业有九成的信贷产品月综合利率超过2%。分析人士认为,部分平台令借款人支付超过经营利润的高额利息的同时,无疑也增加了平台风险控制和操作的成本,潜在的积聚了借款企业违约风险。
曾供职某P2P机构的从业人员老刘透露,现在各方争抢P2P市场,本质在于逐利的空间非常大,很多中小企业需要过桥资金、项目扩张资金和质押融资,无法求助于银行渠道,就只能通过P2P平台来获得,“平台一般可以采取两端收费模式,向放款人收取利息收益的5%,向借款人大概收4%的服务费,另外还会向借款人收取一定的综合服务费。各种费用综合在一起,最终借款人付出的融资成本在24%左右;即便一些平台给出2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他也能从借款人身上赚取接近10%的利差。”
此外,为了降低平台运营风险、防止企业借款不良率抬升,不少P2P平台已经开始转型介入供应链金融、保理产品等信贷市场,但随着部分类银行的P2P平台大单业务逾期的发生,曾在长三角集中爆发的钢贸融资“魔咒”也在P2P市场出现重演的趋势,重复抵押模式成为P2P大单业务贷款逾期的导火索。据熟悉供应链金融的人士分析,大型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只会提高供应商资金占用时间、延长应付账周期,使企业能够通过供应链金融业务获得大笔融资资金,与银行相比,P2P介入供应链金融在平台审核效率、资金运营成本、风控等方面均不存在优势,过度供应链金融将令平台置于更大的风险之中。
家庭资产“营养搭配”更美满 2014-11-17 | |
黄金博弈:泡沫挤尽 大妈捂金待涨央妈出手囤金 2014-11-17 | |
多管齐下 “厚贷”小微 建行多层次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2014-11-17 | |
金翼泉行互助融资项目助力青商会员获贷近亿元 2014-11-14 | |
春秋航空越界航空租赁 或将扰乱市场 2014-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