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平添门槛 理财也玩“饥饿营销”
市民李先生近日收到某银行的一条短信:“限时推出7%多款高收益率理财产品。”李先生说看到这条短信先是一惊,这么高的收益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了,“而且门槛也不高,只要5万元起步。当时我心里就有些不信,哪有这种好事,仔细看下去,果然有门道。”李先生向记者展示的短信还显示,“购买者先在指定时间进行秒杀。”这意思就是先要秒到,才有资格买。而且记者发现不仅仅是银行,目前市区部分券商也在玩这种理财产品的销售新花样—“秒杀”。
李先生看上的是某银行一款理财期限为58天,年化收益率为7.1%的理财产品,“7.1%的理财产品在时下很少见,以往至少也要100万元起步,而且一般都是一年期的,短期且门槛低的根本找不到。虽然要秒杀,我还是愿意尝试一下。”李先生说。不过很可惜,李先生在该银行指定的“秒杀”时间并没有如愿秒到这款理财产品。“银行都向客户发了短信,秒杀的人自然会很多,不仅靠速度还要看运气。”李先生猜想。
同样,市民叶女士是市区某券商的忠实客户,最近她的理财师在朋友圈分享了该券商推出的一款网络新理财产品,称保本而且固定收益,5万元起步,年化收益率7%。这对于叶女士很有吸引力,但是同样也要“秒杀”成功之后才能购买。最后,叶女士成功“秒杀”到这款高性价比的理财产品。“但挺费精神的”,叶女士说她在指定秒杀日的前几天就做好了功课,在该券商的网站上已经预演了好几遍。“比如先注册账户,然后安装控件等,不然当天进去抢肯定抢不到。”叶女士说。而据该券商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产品几秒钟就全部被“秒杀”光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种“秒杀”产品除了收益高,门槛低之外,额度也相比其他产品低很多。“额度不可能很高,有些产品都是保底保收益,如果做不到,发起机构肯定要补贴,太高了,万一出现风险,机构吃不消。”不愿意具名的券商告诉记者,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做营销用的,提升券商知名度或者增加些人气。“但是对投资者来说,也有好处,至少有机会接触这些本来面向大客户的产品。”
而市区某银行理财师认为,金融机构推出的一些“秒杀”的高收益率理财产品多是一些噱头,一般额度不多,期限不长,有些会限制单笔购买限额,然后通过“秒杀”的方式能营造出很“抢手”、很难买到的情景。“这也是饥饿营销的一种策略,投资者渴望产品的愿望被大大激发了,这期秒杀不到,会关注下期产品的预售,无形中提高了投资者对于金融机构的关注度。一旦取得广告效果之后,实际收益会慢慢回归正常水平。”
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与法院共享“老赖”名单 2014-11-03 | |
中信银行赞助中网 发力体育营销 2014-10-15 | |
誉衡药业推高门槛激励停牌前机构精准买入 2014-07-09 | |
贵州茅台代理权“门槛”大幅降低 2014-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