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继伟:地方政府可发债 类似美国市政债
“去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采取‘简政放权’的做法,而不是用大规模财政刺激手段,目前看效果不错。”在23日举行的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这些做法带来了效果,焕发了市场活力,今年还要继续减少行政审批。
楼继伟指出,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放乱收死”的循环,但现在出现这个循环的可能性很小,“过去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而现在98%以上的价格已经放开,由企业自主决策,把本应由市场决策的权力放给市场,就不太容易出现过去那种循环,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性更小。”
楼继伟表示,当前财税改革应处理好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政府职能如何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划分,其次是政府在管理方式上如何让公众参与并更加透明化,最后是政府如何实现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变。
“比如雾霾和大气污染,实际上是一个跨区域的外部性问题。”楼继伟举例道,汽车在各地生产,如果其尾气排放不达标,它在一个地方创造了GDP、就业和税收,但卖到全国各处后就会影响当地的大气质量。
“如果简单地把审批权都下放了,一个区域外部性的问题应该由哪级政府来管?这个例子说明,不是什么权都要放的。”楼继伟表示,在利用经济手段治污方面,正在将资源税改变成从价计征,同时也有污染税、环境税方面的考虑,碳交易也是考虑的方向。
在回答“如何看待财政收入增长最快,然后是GDP增长,最后是老百姓收入增长”的提问时,楼继伟笑言“没那回事儿”。他指出,2008年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时政府启动了大规模刺激计划,经济的迅速升温使得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持续走高,超过CPI指数,而税收基本是间接式,这使得我们的税收增长高于GDP的增长。从去年开始,PPI环比是负的,今年前2个月环比仍旧是负的,这使得财政收入增长不大可能出现超过GDP的情况。
针对中国居民储蓄率过高,有嘉宾提出政府能否推出一些新型保险制度,来减轻居民对未来的顾虑,把更多的储蓄用于消费。对此,楼继伟表示,增加消费这一方向是正确的,但不能过分强调。中国的老龄化发展非常快,如果不能很好地增加国民财富、很好地积累有效产能,十几年后当老龄化到来时,就会发现消费率会不断地上涨,未富先老的问题就会很突出,还是要保持比较高的国民储蓄率,同时转为比较强劲的投资。
楼继伟称,要使得人民群众更为安心地消费,一方面是要考虑如何完善社会医疗保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另一方面是鼓励商业性保险。“中国已经出台了职业年金制度,下一步将考虑鼓励那些不在企业任职的人进行商业性的保险。”
在谈及地方债问题时,楼继伟称,地方政府不能像中央政府那样,中央政府承担着宏观责任,所以财政有时候要盈余,有时候要赤字,根据这个要求进行发债,平衡或者赤字,然后发债融资。“地方政府没有这个职能,那么他是不是可能发债呢?也是可以的。”楼继伟说,因为这有一个平衡问题,如果都用当年的收入解决基础设施使得后一代人更多受益的话也不太公平,所以可以发债,但是要严格控制。“我们有这方面的设想,类似于美国市政债的设想。”
在回应是否应引入专门针对投机的资本利得税时,楼继伟称,当前中国只有薪酬收入部分是按照累进征收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成综合和分类相结合,就是把个人所有收入都算入应税所得,做出一定政策扣除,实行累进式征税。
“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引进资本利得的征税。我们的国情和其他国家不同,这项改革也在我们的计划之中,但不在今明两年。”楼继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