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手稿流落民间多年:民企老板百万拍下捐赠
原标题:珍贵手稿流落民间60年:民企老板107万拍下捐赠
就是这本张怿伯的《镇江沦陷记》手稿,在2007年拍卖中拍出107万的高价,创下了抗战史料拍卖成交的最高纪录。
当年张怿伯为发行《镇江沦陷记》制作的邮递宣传单,上写:“……镇江沦陷情形,日寇暴行事实,请阅此书,奉送阅看,不取代价……”。
档案研究专家於志洪告诉记者,当年日寇的追查以及饱经战乱等原因,目前已知的《镇江沦陷记》只有两本。抗战胜利后,张怿伯回到樊川老家,从地窖中取出珍藏多年的《镇江沦陷记》,尽管已受潮,但文字基本完好,他晒干后,用线绳订好,在一张纸上写道:“此为散送四千本内留下之样本,收藏在樊川乡下地窖内将十年,受潮湿重,因此纸已朽烂。”并将其纸贴在书的封底。如今,记者在档案馆所看到的书,便是这一本。
当时,张怿伯先生看到书已经开始朽烂,为了更好地保存史实,便在稿纸上用毛笔正楷手抄了一份,留下手稿,后不知何故流向社会。也正因为此,才有了后续的手稿拍卖故事。记者近日在镇江市图书馆见到了十几年前,时任镇江电视台副台长的马天翼先生,作为知情者及参与者,他给记者讲述了《镇江沦陷记》手稿拍卖的经历。
“第一次拍卖是1996年,遗憾的是没有人能说清张怿伯是何人,所以底价5000元却无一人竞拍。”马先生说,两年后,扬州古籍书店职工在清理仓库时,无意间发现了手稿,因难以估计价值,便委托一家拍卖公司竞拍。这次因为有张怿伯的好友嵇钧生的文章做基础,拍卖公司从内容、稿纸以及书写情况多方面考证,认定是张怿伯的手笔。对于这样的手抄本,引起镇江高度关注。马天翼告诉记者,当时电视台还发起了募捐活动,捐款金额达两万多元,然而拍卖会上,一位宋先生志在必得,最终以11.5万拍卖成功,创造了当时抗战史料拍卖价的最高纪录,而镇江也与手稿失之交臂。
2007年11月,《镇江沦陷记》手稿再次在北京、上海展出,定于12月1日竞拍,引起了社会很大轰动。再一次机会来临,镇江人民再次跃跃欲试,民营企业家董财宝表示不管花多大代价,一定要拍到手稿。拍卖现场,手稿以8万元起拍,最终以107万竞拍成功。拍卖行知道是民间人士竞拍捐给市政府后甚为感动,将拍卖代理费12万予以减免。手稿在外流落60年后,终于在2007年,镇江沦陷70周年纪念日前夕,回到故乡。目前,《镇江沦陷记》手稿保存在西津渡旁边的镇江博物馆,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