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雷诺把旗下SUV (专区)车型科雷傲正式带到中国消费者面前。不可否认的是那时的雷诺在华还略显稚嫩,这个法系进口品牌在08年仅仅完成了800台的年销量。然而雷诺最终给大家带来了惊喜,2012年雷诺在华销量达到了近3万台,短短5年的时间销量翻了八倍,这其中的缘由想必雷诺中国掌门人陈国章体会颇深,“用国产的营销战略,用进口的品牌定位,结合出来今天的雷诺。”他在接受网通社采访时总会重复这样的一句心得。
对于产品的规划陈国章也向我们介绍了详尽的规划,“我们在规划大量的进口新产品导入中国市场,未来五年的时间会有10款新车陆续到位,将整个产品线全面拉开,让产品在价格等各个方面更具竞争力。”在这10款新产品中,既包含了风景、纬度(详情图片报价)等全新换代车型,多款跨界车的导入计划也表明了雷诺未来在华的发展方向。
在华销量持续增长五年内再引入10款新车
在谈到雷诺在华的发展时,很多人都会提到2009年这个时间点。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年对于雷诺中国和陈国章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雷诺中国以科雷傲为主打车型开始实现销量大幅增长,而陈国章也在同年正式出任雷诺中国执行总裁。
陈国章对于中国市场的了解与他的履历不无关系。在2000年,陈国章任职日产中国营销网络课长,2002年担任东风日产合资商务市场及营销组规划主管,此后他在英菲尼迪全球总部任职亚洲地区主管。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系列的在华营销经历让这位美籍香港人对这个略显特殊的市场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在华销量的持续增长对于雷诺来说绝不是一个巧合,对中国市场的针对性布局是最重要原因。而面对着中国进口车市场近些年的增速放缓,陈国章依旧信心十足,“今年的进口车市场下滑9%,雷诺则基本与去年持平,我们还是保持原来的销售目标,增长3040%左右。”之所以他有这样的底气,多款新车型的规划不可或缺,而带有跨界元素的车型将成为雷诺在华新产品的重要构成。
从800台到3万台,雷诺中国只用了4年左右的时间,这其中离不开热销车型的贡献,陈国章自然深知这一点,“SUV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单靠一个产品是风险很大的,所以我们需要第二个畅销的产品,所以我们选择了风朗(详情图片报价)。”在导入新产品的同时自然不能缺少应有的自信,“单车的进口费用一般需要1.3万1.6万人民币,而我们今天已经减到了1300元。”很显然,单车成本的控制是未来更多新车顺利导入的基础。
今年经销商将达115家全面强化售后服务
当然,雷诺今天的成功离不开与经销商伙伴的合作,陈国章在说到这一点时更像是在谈论自己的朋友,“今年的建店都不会找外来的经销商,以现有经销商为主,他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培训中心、备件库等,这样成本可以很好的节省下来。要提供一套能赚钱的方案,就是把现在赚钱的店进行复制,并共享现有资源。”
2010年雷诺在武汉举行了首家旗舰店的开业典礼,在回想那时的情景时陈国章显得记忆犹新,“在那时我们也建立了整个的标准,主要是休闲、奢华、低成本,并逐步改善。”,对于2013年的渠道扩张规划他则表示,“到现在为止已有86家形象店,今年会达到115家。”
如今想要获得更好的口碑售后服务的强化不可或缺,记得在参加雷诺二次腾飞的发布会时陈国章曾被媒体一再追问车辆自身问题的解决方案,当时他给出了“免费更换”的承诺,“我们要关注客户对品牌的价值效应,包括企业责任心、产品性价比、对问题处理的方式,有没有承担等。从现在看来我们当时的举措是很正确的,这是最好的方式。”对于售后他还特意提到了在售后服务方面推出的政策,“我们从去年开始执行以客户为本,包括换轮胎、导航升级、保修时间延长、五年保修保养、拖车服务等,要把这些做成标杆。”
不投大笔资金做广告宣传更看重明星效应
熟悉雷诺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虽然很少看到雷诺有大手笔的广告宣传,但几乎每一次新车上市或车展都会看到明星的助阵,陈国章对此表示:“把一个品牌从无到有,最好的宣传方式就是需要一个焦点,花几个亿投入广告还不如把产品的价格往下拉,所以我们选择了“明星”,可以把明星的定位与品牌进行结合。”而除此之外,雷诺以老车主口碑式宣传为导向的方式也一直从未改变。
“售后团队的负责人由法国人换成中国人,原来是六个大区的6个区域经理改成24个人的团队去支持经销商。”在最后陈国章谈到了对于雷诺中国管理层的本土化调整。作为一个进口品牌,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尤为关键,无论从管理层、产品,还是对于渠道建设的布局,雷诺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摆脱了“水土不服”,这是其未来成为领先者最大的资本。
东风雷诺7月签约合资 总投资扩至110亿 2013-07-08 | |
2013款塔利斯曼正式上市 2013-07-05 | |
雷诺日产CEO将出任伏尔加汽车董事长 2013-07-01 | |
雷诺国产已过环保审批关 规划15万辆产能 2013-06-18 | |
雷诺与三菱谈判结盟而未果 2013-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