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商用车企业向上走、要走出去,跨国企业降低身段、要走进来。
这两个看似南辕北辙的愿望,在今年的上海车展被集中展现。通过参展阵容也传递出它们为实现心中的愿望,已经在加快步伐的信息。
在本土企业眼中,它们看到的不仅是国内发展趋势,还有海外市场的商机,而跨国企业则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不断在改变、深入到这个商机无限的市场掘金。
据统计,本土参展的商用车企业,有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公司、福田、江淮、上汽依维柯红岩等,本土商用车企业面向国际市场,拿出了更加高端的新产品。而就产品研发形式而言,既有中外合作,也有完全自主研发。
与此同时,跨国企业也向这个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发布了更贴近“中国国情”的新产品。据了解,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依维柯、德国曼和斯堪尼亚这3家跨国商用车企共发布4款中国首发新车。
导入新产品还不够,戴姆勒奔驰卡车为了更加深入中国市场,提升运营效率,扩大产品品种占有率,它在中国单独设立了一个运营中心——戴姆勒卡客车(中国)有限公司。这一举动足以证明,中国市场在跨国企业事业版图上所占据的位置之重。
本土:内外突围
当前本土商用车企业面临两个发展形势,一个是国内排放标准提高和跨国企业进入中国拉动整个行业产品技术水平提升,另一个则是扩大海外事业版图箭在弦上。
在内外形势的挤压下,本土企业正内外进行突围。
提升自身产品技术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整合吸收外部资源,进行自主提升。除此之外,大多数本土企业选择与跨国企业合作,帮助其提升其旗下品牌产品。如,中国重汽与曼合作、福田与戴姆勒、东风与沃尔沃、江淮与纳威司达等。
产品技术向上走不仅仅是满足国内的技术水平提升,同时它们还将这些产品瞄准了更为高端的市场领域,如中国重汽与曼合作的Sitrak定位进口取代型,一汽解放自主研发的高端J6重卡也欲争夺中高端市场份额,东风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也展出了其自主研发的高端武器——天龙旗舰,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黄刚称,它代表了东风的未来发展趋势,言下之意,东风已经对高端市场觊觎已久,走这一步势在必行。
提升产品技术不仅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广阔的海外市场也在它们的计划之列。近两年,在国内低迷境况的衬托下,不断攀升的出口量成为行业内的热点。2012年我国汽车首次突破百万辆,达到105.6万辆,商用车出口39万辆,同比增长16.8%。
在量的增长过程中,海外出口也发生着质的改变。出口国家从过去欠发达国家向“金砖”国家挺进;出口方式也从简单贸易到现地投资。在这一系列改变的过程中,其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海外生产、销售、服务网络的搭建迫在眉睫。
突围海外市场,很多与跨国企业有合作的企业都选择“两条腿”走路。一边靠自己开拓,另一边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进行突围。以福田为例,其海外战略不仅有自己的“5 3 1”战略,与戴姆勒合作后,共同打造的欧曼产品也可以借助戴姆勒的海外网络。
商用车企稳回升 4月同比增17.04% 2013-05-10 | |
中国车企入美“触电”胜算几何 2013-05-09 | |
4月国内车企销量一览 跌幅明显趋缓 2013-05-07 | |
车企召回面前“人人平等” 2013-05-02 | |
自主车企品牌拆分路径能否再复制? 2013-0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