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汽车频道>> 行情资讯 >>正文

奇瑞近两年裁员近万人 转型或仍面临阵痛

www.ijjnews.com来源:中国经营报2013-05-06 07:47我来说两句

  宣称要把奇瑞带到一个“新阶段”的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慢慢让外界看到了他的实践。

  日前有消息称,在持续了近两年的组织架构调整后,奇瑞汽车的员工已从此前的3.3万人缩减至目前的2.4万人,在此轮战略变革中,奇瑞共计裁员9000人。实际上,这也是继不久前高调发布新品牌战略(将奇瑞、瑞麒和威麟三个乘用车品牌统一归属到奇瑞品牌之下)并进行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后,奇瑞在人力成本控制方面的一个注脚。

  对于奇瑞来说,从“销量为王”到“技术为王”的模式转变,意味着企业的脱胎换骨。不过,接下来要将技术实力转化为产品竞争力,进而赢得市场,奇瑞也将不可避免地经历阵痛。

  人员优化

  从研发到销售,谋求转型的奇瑞在近两年时间里已实现了涉及多达9000人的裁员举措,以求轻装上阵。

  “目前人力资源部并没有统计出近两年来奇瑞人员变动的情况,但在这两年战略调整过程中,奇瑞精简了一些机构自然会出现部分员工富余,裁员在所难免。”对于近期传出的裁员消息,奇瑞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其并未透露这部分裁员主要针对奇瑞汽车的哪些具体部门。

  不过,根据奇瑞此前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依旧能看出一些端倪。

  奇瑞这一轮的变革始于2011年年中。“当时我们开了三天的会,商讨到底奇瑞该向何处发展。我们认为,奇瑞一是要收缩战线,大幅度减少产品,我们有30多种产品,有的产品已经开发到90%,我们咬着牙坚决停了下来;第二是统一思想,树立品牌地位;第三是做对产品。”尹同跃此前表示。

  据接近奇瑞的相关人士透露,此前奇瑞在高峰期曾有超过6000人的研发团队,这一数量远高于吉利、长城等其他自主品牌车企。“逐步减少产品开发数量,也就意味着部分产品开发人员的富余。”上述奇瑞人士表示。

  在此之前,奇瑞研发部门主要是由几大乘用车研究院组成,每个研究院都有多个整车项目同时进行,底盘、内饰、电控等专业人员分散在不同的项目组。2011年10月,奇瑞重新确定了“矩阵式”的研发体系——将原先分散在各个项目组的专业人员集中,成立底盘、内饰等专业院,不同的专业院归属于奇瑞汽车工程技术中心。同时,奇瑞计划将最多时近百款研发车型削减至近10款车型,削减幅度达到90%,这也就意味着将有大量研发人员过剩,研发人员的裁撤数量有数千人之多。

  同时,人员调整与组织机构的调整一致,在撤销研发和销售等多个部门之后,奇瑞的人员精简也得以执行。2011年4月,奇瑞撤销了威麟事业部;2012年6月底,奇瑞又将旗云销售公司并入奇瑞销售总公司;2013年上半年,奇瑞更是进一步裁撤了产品开发中心、技术中心,将部分职能及机构划转新成立的产品开发管理中心和上海研发中心。

  “从总体上来看,奇瑞员工数量上的变化是奇瑞在近两年的战略变革过程中,逐步优化组织结构和员工匹配的结果,并非单纯地为控制人力成本而裁员。”奇瑞相关人士表示。

  架构调整

  除裁员之外,奇瑞还在重新梳理其管理架构,并准备以一个更清晰的品牌和产品体系重新出击市场。

  当然,出现变化的并不仅仅是底层员工。

  就在奇瑞不久前发布新品牌战略的同时,奇瑞内部也传出消息称,奇瑞销售公司高管将再度变阵。日前,尹同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证实,此前接替马德骥上任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不足一年的郑兆瑞将调至奇瑞国际公司任副总经理,而接替郑兆瑞主管奇瑞国内销售工作的将是奇瑞销售公司现任常务副总经理黄华琼。

  而在此之前的3月底,奇瑞已经对外宣布奇瑞副总经理、国际公司总经理周必仁接替尹同跃分管奇瑞汽车销售公司(作为经管会成员,统管奇瑞销售业务)。“今后周必仁统管奇瑞销售业务,郑兆瑞负责奇瑞海外市场,黄华琼负责国内销售业务,这样的架构有助于打通奇瑞国际、国内销售业务平台,是奇瑞本次回归单一品牌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奇瑞内部人士表示。

  伴随着新品牌战略的发布以及新一轮的高管变阵,奇瑞接下来将会对现有产品线进行瘦身。

  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尹同跃一直主张“多生孩子打群架”的策略,这也使得奇瑞的车型品牌及产品线急剧扩张。在最疯狂的时候,奇瑞旗下四大品牌(瑞麒、威麟、开瑞和奇瑞)曾一度拥有超过30款在售车型。销售体系层面,除奇瑞销售公司之外,还有麒麟销售公司(负责瑞麒、威麟销售)、旗云汽车销售公司等。

  不过,多品牌、多阵线的战略,并未使奇瑞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反而分散了奇瑞的研发、产品及渠道资源。按照奇瑞新一轮的品牌架构调整规划,原来三个并列的乘用车品牌奇瑞、瑞麒和威麟,将全部统一到奇瑞品牌之下。在相继裁撤麒麟销售公司、旗云销售公司之后,奇瑞回到了单一销售公司的模式。

  “奇瑞过去所犯的错误,主要在推很多的产品和品牌方面,几乎所有跨国车企都犯过类似错误。现在,奇瑞理清了思路,会朝着新确定方向坚定走下去。”奇瑞汽车副总经理、汽车工程研究总院院长陈安宁说。

  前路悬疑

  分析人士称,奇瑞眼下着力技术实力的提升,的确是自主品牌在现阶段提升核心竞争力手段之一,但归根结底,技术实力的提升依旧要转化为产品实力,进而赢得市场份额才是关键。

  种种迹象表明,奇瑞正在卷土重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奇瑞未来的路就会一马平川。奇瑞接下来的举措也必须同样引人关注,因为新的战略调整可能会使奇瑞短期内难以实现销量上的改观。

  “如果说单纯的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那么奇瑞只需做开发QQ一类的车型产品就可以实现。但接下来,奇瑞不惜牺牲销量也要实现技术转型。”尹同跃表示,“早期我们曾集中精力做技术上的突破,如发动机技术、变速箱技术和平台技术,后来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企业方向。前几年把公司方向重新确定,从过去追求大量的车型、追求行业排名、追求企业规模变成追求品牌力的提升。”

  当然,“转舵”之后尹同跃,还是给奇瑞定下了一个更为宏伟的长期目标:2013年~2016年,稳固在入门级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成为中国最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2016年~2020年,达到主流跨国汽车企业的体系能力,产品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国际标准水平;2020年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汽车企业,产品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不过,也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奇瑞眼下着力技术实力的提升,的确是自主品牌在现阶段提升核心竞争力手段之一。但归根结底,技术实力的提升依旧要转化为产品实力,进而赢得市场份额才是关键。

  对此,尹同跃坦陈:“要想真正把产品卖好,首先要把产品做好,产品做好就要靠综合的体系能力。除了技术方面的投入之外,奇瑞未来还将在管理、产品结构以及销售结构方面形成体系化竞争力,否则,产品就不会取得较好的市场表现。”

  无论如何,“痛定思痛”的奇瑞已经开始逐步扭转产品结构混乱、内耗过大、品牌形象和美誉度止步不前等内部流弊。正如奇瑞常务副总经理郭谦所言,奇瑞此次调整,仅是奇瑞一个阶段性总结,奇瑞的变革仍在持续。

标签:奇瑞
责任编辑:杜思思杜思思
我来说两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特别说明:转载内容(即来源未注明“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稿件)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即来源未注明“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稿件)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或来函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