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
消费环境将逐步改善
然而,根据中消协的统计数据,汽车消费投诉的大幅提升,是不是意味着汽车消费环境的持续恶化呢?其实,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地,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了成效。
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数据,去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达到113次,召回缺陷汽车320.3万辆,同比增长75.3%。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信息管理系统共收到汽车产品投诉信息9640起,同比增加9%。其中动力传动系统投诉信息最多,共3449起,占35.78%;其次是发动机,共2065起,占21.42%;电子电器投诉为987起,占10.24%,位居第三。
尤其是在国务院正式通过《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后,短短2个月,便有17起召回事件,包括一汽丰田、马自达、郑州宇通、上汽乘用车、一汽丰田、曼恩商用车等,召回数量达到了44万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截至2011年底,我国4491家汽车生产企业中,只有331家在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完成汽车召回信息备案。
3月4日,长安汽车独自召开发布会,主动宣布召回部分长安CS35汽车,涉及数量12492辆。这与3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早了4天。这也意味着,如今车企针对汽车质量问题,已经从拒不召回,到不情愿召回,再到如今的主动召回,对待召回的态度发生了360度的转变。
而在去年底,国家标准委发布《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27630-2011之后,国内22家维权单位便依据相关内容,发布了国内首批车型的车内空气质量试验结果,合格率高达93.02%。
目前,记者了解到,自汽车三包政策正式发布之后,国内多家车企已经积极应对,广州一家日系车企已经成立专门部门,以便快速处理汽车质量问题。据悉,福田汽车针对商用车问题,细化了工作流程,包括在服务信息化方面,建立了呼叫中心系统、配件服务信息系统(PMS)、仓储管理系统(WMS)等;在北京、山东建立了培训中心;对服务站的形象和理念进行规范和升级;建成了全球配件物流平台,配件供应的及时性有了明显的进步;另外,做到服务标准化,推行系统、故障代码,维修模式标准化,对规范服务、管理质量索赔等有明显作用。
◇
首先是规范检测机构。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汽车三包》的出台还需配套的细则跟进才能顺利执行,条例中应该解决如何培育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问题,避免正式实施之后出现问题责任不清,消费者与车企之间的扯皮现象。
其次,车辆如何包修也需明确。《汽车三包》规定,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限不低于3年或者行驶里程60000公里,以先到者为准;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有效期限不低于2年或者行驶里程50000公里,以先到者为准。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自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计算。然而,现在绝大部分车企对车辆保修有着苛刻的条件,就是在保修期内必须在4S店内做保养及维修。在《汽车三包》的新规下,如果车辆未在4S店内做过保养及维修,由哪些修理者来进行维修?是在该品牌任何一家4S店维修均可以?还是只能在买车的4S店内维修?这些均需要进一步明确。
最后则是退换车需要配套措施。《汽车三包》对车辆的赔偿作出明确的规定,如更换或者退货的,消费者应当支付因使用家用汽车产品所产生的合理使用补偿。合理使用补偿费用的计算公式为:[(车价款(元)×行驶里程(km))/1000]×n。然而,除了明确相关赔偿费用,需要更多更细致的配套措施。在北京以及广州两大市场,已经实现了限购政策,在中签指标只能使用一次的原则下,消费者一旦成功实现了换车,上牌指标如何处理?旧车指标能否再次使用于新车上?旧车上牌费用以及保险的费用如何计算?
这些均需要相关配套细则进行详细的说明,否则在实施过程中,将会出现消费者与车企、经销商两者之间的相互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