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据记者了解,随着汽车销售量的大幅增加,汽车消费领域纠纷呈现出持续升温的态势。广东省消协数据显示,去年总共受理汽车及零部件投诉2698件,占交通工具类投诉量的80%,主要集中在质量、合同及售后服务方面。
然而,随着汽车普及,我国在汽车消费领域也陆续推出重招,加快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的制定,保护消费者权益。今年10月1日,我国汽车三包政策将正式实施,将极大改善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同时,汽车召回条例,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也均已经实施。有业内人士分析,汽车社会的加速到来,必然促使相关法律法规的加快出台。以汽车召回为例,从去年情况来看,相关条例的效果已经逐步显现。今后随着汽车三包的落实,国内汽车消费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净化。
◇现状
汽车投诉呈现上升态势
据中汽协的数据,去年我国汽车产销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4.3%。其中,与广大消费者关系较为密切的乘用车,去年产销分别完成1552.37万辆和1549.5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2%和7.1%。
然而,汽车销量的持续上涨,由于部分车企、经销商的质量与服务问题,也带来了汽车消费领域纠纷的持续升温。3月7日,据广东省消协发布的数据,去年全省消委会系统受理汽车及零部件投诉2698件,占交通工具类投诉量的80%,主要集中在质量、合同及售后服务方面。其中,质量问题包括新车内气味怪异、轮胎起包、机头响声较大,有的车仅行驶数日就需要更换发动机等主要部件。而销售环节包括违反合同约定,紧俏车型加价销售或附加不合理的提车条件,虚构车型,故意隐瞒新车实情且擅自更换瑕疵部件,“订金”、“诚意金”及“诚信保证金”引发的争议较多。此外,售后及维修环节则主要是保修期间不兑现售前承诺,夸大故障,过度维修价格不透明,配件以旧充新、以次充好,多次送修故障不能排除。
其实,广东消协的数据仅是全国的一个典型浓缩。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质量、合同和售后服务也是汽车销量投诉的三大主要问题。
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家用轿车投诉7755件,其中涉及合同问题的投诉占19.3%,是继房屋投诉之后合同纠纷最为集中的商品领域;家用轿车涉及售后服务问题的投诉占17.7%,也高于其他商品和服务的平均水平。一些汽车经营者售前诱导消费者预付定金或加价款,一旦汽车交付存在“困难”或汽车质量出现问题,经营者往往以各种理由拒不承担责任。